每年的4月1日是愚人节,在西方,按照惯例,人们被允许在这一天相互间开一些小小的玩笑,或者玩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,使这一节日成为日常生活中难得的轻松调剂,也因此受到人们欢迎。
如今在我国,也有不少年轻人喜欢过愚人节,而公众则一般都认为它是西方的舶来品,但历史研究者却有不同说法,认为愚人节其实在我国古代即有迹可循——它可能是源于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,真是如此吗?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。
提起愚人节,今天的大部分中国人第一反应会觉得这是一个西方的节日。然而,事实上,西方文献对于愚人节的记录要到十六世纪才出现。在此之前,四月一日愚人的风俗已经在中国流传两千年左右了。因此有历史研究者认为,这其实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。
愚人风俗起源的时期
愚人节准确的起源时间和区域已很难确定。从先秦的一些零星的记载来看,愚人风俗可能早在先秦时代,就已经在礼教影响较小,文化较为开放的楚地出现了。《诗经·楚风·朱缨》记载了当时楚地恋人在春天秀恩爱的故事:“朱缨芃芃,熻赩春中。子不我即,忧心有忡。子其娭我,中心乃降。”
朱缨是一种开红花的豆科植物,是含羞草和合欢的亲戚。“芃芃”是植物茂密生长的样子。“熻赩”是鲜红明艳的样子。“即”指到。“娭”,指嬉闹,开玩笑。“中心”就是内心。“降[xiáng]”在这里指欢乐。
这句话大意说在春天的中段,茂密生长的朱缨花明艳地开放。年轻的女子想,男方不找她,会让她有所担心;当男方去她开玩笑时,她才释然地感受到快乐。这里明确说明“娭我”是一种让人开心的活动,而且发生在“春中”,在时间上与后世的愚人风俗有所吻合,有可能就是愚人节活动的最初来源。
现存有关愚人节风俗的最早的直接记载,则要等到东汉时期才能出现。东汉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僧人逸飞所著《局门广录》卷四记载:“四月丁寅,子弟俗以诡诓为戏,长老不以非礼禁。”
这句的大意说四月的丁寅那一天,年轻人会用互相欺骗的方法来开玩笑,而长辈也不会搬出礼法来扫兴。同卷又记载说:“春四月中,户皆悬杖,以禳恶气。”此书同时出现了愚人和悬杖这两条风俗,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关于愚人节风俗的直接记录。
到了南北朝时期,这种愚人风俗逐渐被固定到了四月一日。南朝南唐时期的小说家穆吉在《岁前旧事》卷八中记载:“四月朔日,乡人俗尚调欺相狎。见欺者不可怒。盖追宋太祖土木堡故事也。”
“朔日”就是每个月的第一天。“调欺”就是欺骗。“见”可以理解为被。这里说四月一日,乡间的人喜欢互相欺骗来开玩笑,被骗的人不许不高兴,这是为了纪念宋太祖赵匡胤在土木堡靠诈败设伏大破金兵的事情。
愚人风俗起源的主要动因
《岁前旧事》上说愚人风俗起源于宋、金土木堡战役的故事,这属于民间在节日产生理据消失以后弥缝传说的结果,并不能说明这种风俗产生的真实原因。事实上,古籍中也并未记录宋太祖击破金兵的具体时间。
三国时期的道士悟能所编《高庄谈录》上记录了古人对于愚人风俗的早期认识:“春三月,阳气升,瘴暍发,鬼魅兴,多附人背。上古乃制杖梃以棰人背。毕,旋邀其人至某处。其人必答曰可。时鬼方见棰,头目俱眩,闻人言将至某处,恐人行太速,逐之弗及,将失其人,皆先行以俟之。人实不行。故得脱。或以釜击人,其用亦同。今尚有制杖、罔诈之俗,然但悬杖于门,而无复以梃人,更何用哉!”
“暍”,是指古人迷信中会伤害人的“暑气”。“梃”,指棍子。这里说春天“阳气”、瘴气生发,鬼魅也随之兴起,并会附着到人类的背上,造成疾病。所以古人会用桃木等被认为有“辟邪”功效的木头制作棍子,击打人背,把鬼打得头晕眼花。
这时,旁人会问这个被打的人,去某某地,约不约?这个人嘴上要说“约”。此时鬼正处在智力的低谷,又听说这个人要到某某地去,担心自己被打残了追不上,于是决定先行一步,以逸待劳。但是被打的人其实不会真的到哪里去,这样一来便甩开了恶鬼的侵害。
另外,也有的人不制作木棍,直接用家里的锅来击打家人,也可以替代木棍的职能。而到了后世,用木棍棰鬼的风俗逐渐失落,就只剩下了悬挂木棍和骗人的风俗,祛邪续命的意义也就没有了。
悟能的解释不仅可以解释愚人风俗的起源,也可以解释悬杖等习俗的来历,比之纪念土木堡战役说具有更强的解释力。在清代以后,已经没有什么学者相信《岁前旧事》对于愚人风俗的认识了。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qubk.cn/view/56043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